尊敬的余少甲委员:
您好!感谢您对景德镇地名工作的关注与建言。您提出的《关于挖掘地名文化资源的建议》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,为我市地名工作与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。经我局认真研究,结合工作实际工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强化统筹规划,提升地名保护战略定位
结合议案建议,根据地名工作需要,下一步我局将适时启动《景德镇地名文化保护条例》编撰工作,并将该工作纳入2026年民政重点工作计划,明确地名遗产名录管理、开发利用规范等内容,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。
我市已将地名文化资源保护纳入《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》及地方文化发展专项规划,明确各县(市、区)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,建立由文旅、民政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。2025年起,市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地名文化保护专项资金,用于开展地名普查、古籍整理及数字化建设,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地名标识牌制作、文化街区改造等项目,初步形成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”的多元投入格局。2025年,市民政局组织县(市、区)申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古桥10座、古渡口2个、古道3条、古街路巷4条。
二、深化融合创新,激活地名文化生产力
一是,文旅融合实践结合申遗工作,即将推出第四届景德镇“地名小讲师”选拔活动,围绕助力申遗相关的景德镇地名故事进行,以丰富少年儿童文化内涵,推动景德镇市地名文化保护,助力景德镇旅游发展。提升我市人民群众对历史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,传承地名历史文脉。二是,农业品牌赋能,结合民政部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今年我局申报15万元地名工作资金,重点推进昌江区荷塘乡、乐平市后港镇、浮梁县兴田乡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与地名标志标识建设,推动“浮梁茶”“乐平桃酥”等土特产与地名文化结合,进一步激发地名+产品的品牌活力。
三、夯实申遗基础,强化地名文化支撑
指导景德镇市地名学研究会积极参与景德镇市申遗工作,下半年结合申遗工作实际,拟组建由考古学家、地方志专家、非遗传承人构成的30人专项团队,对申遗核心区(含御窑厂遗址、湖田窑址群等)展开地毯式地名普查,对现已收集整理地名资料127则、历史文献记载89处,进行审慎核实,并将相关成果作为申遗文本的重要支撑材料。
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!地名文化是景德镇“千年瓷都”的活态记忆,我们将以申遗为契机,系统推进地名资源的保护、传承与创新,让景德镇地名文化成为讲好中国陶瓷故事的“文化路标”。
景德镇市民政局
2025年6月9日